top of page


與孤獨共舞:不再是一人之境
感到孤獨嗎?你並不孤單!孤獨是普遍的情感體驗,但長期忽視可能影響身心健康。了解孤獨的來源,學習建立有意義的連結,擁抱獨處的時光,不再害怕孤獨。
7月18日


多巴胺解密:快樂、動力與獎勵系統的科學
多巴胺是大腦的快樂泉源,影響我們的動力和行為。了解大腦獎勵系統如何運作,以及多巴胺過多或不足的後果,學會如何透過健康生活方式維持平衡,提升幸福感。
7月18日


運動真的能帶來快樂?快樂激素解密!
唔開心就去運動?運動唔只強身健體,仲可以影響情緒!即睇快樂激素安多酚、多巴胺、血清素點樣幫你趕走負能量,提升快樂感!一齊郁動身心靈,擁抱健康生活!
7月18日


血清素解密:快樂激素如何影響你的情緒與健康?
你聽過血清素嗎?它不只影響情緒,還與睡眠、食慾、消化息息相關!本文由精神科醫生解構血清素的奧秘,教你如何透過飲食、運動、陽光提升血清素,擁抱快樂人生。
7月18日


金錢能買到快樂嗎?從心理學角度剖析財富與幸福的真相
我們努力賺錢,是為了追求快樂?金錢確實能帶來幸福感,但「有錢」真的能讓我們更快樂嗎?從需求層次理論、相對收入假說到快樂跑步機效應,精神科醫生將帶你一探金錢與快樂的真相。
7月18日


抑鬱症可以「好返」嗎?精神科醫生解開你的疑慮
對於抑鬱症能否痊癒,許多患者及其家屬都抱有疑問。本文由精神科醫生分析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影響因素,以及如何透過適當的治療與支持,重拾正常生活。
7月18日


網絡欺凌:青少年與成人都需面對的隱形危機
網絡欺凌日益嚴重,對青少年和成人的情緒健康造成巨大影響。本文深入剖析網絡欺凌的危害,提供實用建議,助你識別、預防和應對網絡暴力。
7月18日


太陽與情緒:曬太陽如何讓你更快樂?
心情不好?曬太陽或許是解方!探討太陽光如何影響血清素、調節生理時鐘、提升維他命D,改善情緒。了解季節性情緒障礙,學習正確曬太陽,讓陽光為你帶來好心情!
7月18日


思覺失調:揭開真相,終結污名,從了解開始
「極危險?連思覺也失調?」別再誤解!了解思覺失調的成因、迷思與真相,破除社會污名化,及早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專業協助,支持患者重拾健康生活。
7月18日


「戀愛腦」是病嗎?了解戀愛腦的特徵與科學,找回愛情中的自己
「一世人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你有「戀愛腦」嗎?了解戀愛腦的特徵:過度依賴、理想化對方、忽略自身需求。從科學角度分析愛情成癮,學會保持理性,在愛情中保有自我。
7月18日


DSE後遺症:考後失落?精神科醫生教你走出迷惘
DSE終於結束,卻感到空虛、失落?這可能是「DSE後遺症」。精神科醫生解析考後常見情緒,並提供實用建議,助你重拾生活重心,迎接新開始。
7月18日


《YOU》主角 Joe Goldberg: 迷戀、操控與「心理病態」的黑暗愛情
美劇《YOU》主角Joe Goldberg以愛為名的極端行徑,讓人不寒而慄。他魅力十足卻缺乏同理心,高度控制慾的背後,是難以忽視的「心理病態」。精神科醫生角度剖析Joe的行為模式與童年創傷。
7月18日


破解飛行恐懼:精神科醫生教你安心翱翔天際
你是否也害怕搭飛機?飛行恐懼症其實很常見!了解恐懼原因,精神科醫生分享實用技巧,從行前準備到機上放鬆,助你克服焦慮,享受旅程。
7月18日


小心!你是否正在經歷關係中的PUA?專家教你辨識與應對
經常聽到PUA?PUA是親密關係中的操控行為。本文帶你了解PUA的定義、常見徵兆,以及PUA和情緒勒索的差異。學會保護自己,向任何形式的操控說不!精神科醫生建議,健康的關係建立在尊重與平等之上。
7月18日


你有密集恐懼症嗎?解析成因與舒緩方法
見到密集排列的孔洞就感到不適?這可能是密集恐懼症!本文解析密集恐懼症的可能成因,並提供相關資訊。若症狀影響生活,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生等專業協助。
7月18日


自閉症人士也渴望愛:Netflix真人騷《愛在光譜上》的反思
Netflix《愛在光譜上》追蹤自閉症人士的戀愛經歷,打破刻板印象。他們也渴望愛情,但面臨獨特的挑戰。本文探討ASD人士在愛情中的優勢與困難,以及如何提供支持。
7月18日


美女與野獸的愛情真相:貝兒是否患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迪士尼經典《美女與野獸》浪漫動人,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貝兒的行為可能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關!本文深入探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定義、成因及特徵。
7月18日


驚恐症發作時的身體反應:精神科醫生為你拆解真相
驚恐症「發作」時心跳加速、手腳麻痺?醫生說這是情緒問題,不是生理疾病?別慌!本文由精神科醫生拆解驚恐發作時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助你理解身體反應,不再恐慌。
7月18日


一緊張就肚痛?精神科醫生淺談腸易激綜合症 (IBS)
開會考試就肚瀉?你可能有腸易激綜合症(IBS)。成因或與焦慮、壓力有關。雖無法根治,但可透過壓力管理和飲食調整緩解症狀,必要時尋求精神科醫生協助。
7月18日


理解「自殘」:當內心痛苦無法言說時
「自殘」是一種傷害自己的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難以言說的痛苦。了解自殘的原因,學習理解與關懷,並鼓勵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找到更健康的情緒出口。
7月18日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