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童自殺率十年翻倍:學業壓力與情緒健康的警鐘
- Big Heart Small Heart
- 7月18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香港學童自殺問題:令人痛心的警訊
今天新聞報導了一則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劇,再次引起社會各界對學童自殺的關注。在香港,學童自殺的趨勢令人憂心;過去10年間,自殺人數增加了兩倍。一項本地調查顯示,近7%的學生曾有自殺行為,其中1.1%曾企圖自殺,而去年的自殺數字更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
學童壓力的主要來源
在當今社會,學童每天都面臨著種種壓力,特別是來自沉重的學業壓力及周圍對他們的期望,家庭問題亦經常被指出為主要壓力源之一。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的學童可能會出現情緒健康問題,包括焦慮症和抑鬱症。
及早介入與專業協助
若發現學童出現情緒警訊,如持續的情緒低落、負面思想(例如: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生活無意義、未來沒有希望)、自殺念頭或自殘行為,需及早介入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減少悲劇的發生。千萬不能輕視任何一個求助,或覺得學童只是「諗多咗」、「扮嘢」、「做傻事」。
學校與家庭的重要角色
學校和家長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及早識別有精神健康需求的學童並提供必要的支援是極為重要的。學童自殺是一個值得社會重點關注的議題,希望社會各界能對有需要的學童多一份關懷與接納,少一份責備和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