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非黑即白思維陷阱?精神科醫生教你擁抱灰色地帶,活出更自在人生

  • 作家相片: Big Heart Small Heart
    Big Heart Small Heart
  • 33分钟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你是否也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陷阱?

「一係完美,一係完全失敗」?「一係百分百好人,一係終極壞人」?「一係做晒所有嘢,一係完全唔做」?

這種將事情分為兩個極端的思考模式,正是心理學上常說的「非黑即白」思維,英文稱Dichotomous Thinking。這是一個常見的思想陷阱,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非黑即白」在生活中的常見例子

讓我們看看幾個你可能也經歷過的例子:

  • 一次考試攞唔到滿分,就覺得自己係個失敗嘅人。

  • 伴侶係一件事上同自己意見不合,就認定佢根本唔愛自己。

  • 減肥時食咗一塊薯片,就認為成個減肥計劃都失敗,索性自暴自棄。

「非黑即白」思維帶來的影響

「非黑即白」這思想陷阱,會令人經歷情緒過山車。它會使人害怕嘗試、擔心犯錯,因為任何不完美都會被定義為「失敗」。在人際關係中,這種思維模式也會令人無法容忍他人的缺點,導致關係變得緊張,甚至破裂。

如何擺脫「非黑即白」的困境?

🌱 第一步:覺察與識別極端用詞

當你發現自己在使用「總是」、「從不」、「完全」等極端用字時,提醒自己:「這可能是非黑即白的想法。」先停下來覺察一下,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 第二步:嘗試用「百分比」角度思考

與其問「這件事是成功還是失敗?」不如問:「從0到100,我完成了多少?哪些部分做得不錯?」學習接受一下「灰色地帶」,你會發現世界不是只有黑與白。

🌱 第三步:學習接納和欣賞不完美

完美主義往往是「非黑即白」思維的溫床。學會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你會發現心境會變得更加平和與寬容。

記住,擺脫「非黑即白」這思想陷阱,並不是要你放棄原則,而是學習以更寬容的角度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

 
 
Logo without bg.png

心大心細 
Big Heart Small Hear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