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出逆境:重新定義你的「心理韌力」

  • 作家相片: Big Heart Small Heart
    Big Heart Small Heart
  • 7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年輕人眼中的「韌力」是什麼?

最近,一位年輕人跟我分享,覺得自己缺乏「韌力」,原因是面對逆境時,自覺不夠堅強。 我好奇問他,何謂不夠「韌力」、不夠堅強? 年輕人回答說:「不夠韌力,眼前的問題才會牽動我的情緒,甚至讓我倒下來,情緒崩潰。」

重新定義「韌力」:不只是堅強

我再問他,那麼何謂有「韌力」? 他回答說:「有韌力的人,天塌下來都不會有情緒,繼續欣然面對一切。」 年輕人口中的「韌力」指的是「心理韌力」,英文為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不少人對「韌力」這二字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認為「韌力」等於堅強,亦有些人將「韌力」解讀為抗強大的心理狀態。就像我和年輕人一樣,都有不一樣的解讀。

「韌性」的真正含義

「韌性」被定義為能夠適應困難或挑戰,特別是在心理、情感和行為上能夠展現靈活性,並根據外在和內在的需求進行調整。

心理韌力的三個關鍵:接納、原諒、同理

🤲🏻心理韌力並非總是要表現得堅強, 而是在於認識並接納自己的弱點,從而作出調整。

Resilience is not about always being strong.

Resilience is about recognising and adapting to our own weaknesses.

🤲🏻心理韌力並非總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對, 而是在於接受我們作為人類會犯錯,並擁有自我原諒及進步的能力。

Resilience is not about always being right.

It is about accepting that, as humans, we make mistakes and having the ability to forgive ourselves and grow from them.

🤲🏻心理韌力並非只追求進步, 更重要的是自我接納。

Resilience is not just about striving to improve. Resilience is also about self-acceptance.

🤲🏻心理韌力並非強行自己要克服所有困難, 而是在於面對困境時對自己有多一份同理心和善良,同時盡自己的能力面對眼前的挑戰。

Resilience is not about the ability to push through all difficulties.

Resilience is about showing ourselves compassion during hardships while adjusting and recovering.

名言分享

”Fail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your growth and developing resilience.”- Michelle Obama

🌱🤲🏻

Featuring our most resilient furry friend🐾

 
 
Logo without bg.png

心大心細 
Big Heart Small Hear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