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精神科醫生會解夢嗎?探索夢境的科學與心理健康

  • 作家相片: Big Heart Small Heart
    Big Heart Small Heart
  • 7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精神科醫生真的會解夢嗎?🤔醫生,我昨晚做了一個好奇怪的夢…🫩發夢是不正常嗎?💭💤

每一個人都會發夢,而發夢是我們的大腦在「正常工作」🧠!但你又知不知道我們並不是整晚都在發夢!

我們什麼時候才會發夢?

夢境主要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 SLEEP,這個睡眠階段大腦極度活躍,但身體肌肉卻處於麻痺狀態,避免我們做出夢境中的動作。雖然夢境與 REM 睡眠密切相關,但夢的產生其實是更複雜的神經過程,並不限於這個階段。每個人的夢境都因自身的生理狀態、藥物使用、睡眠結構與生活經歷而獨一無二。

我們為什麼要發夢?夢境有實際作用嗎?

夢境並不是隨機的,而是大腦在完成重要任務:

  1. 記憶整理:像電腦的「磁碟重組」,幫助篩選並鞏固白天的重要記憶

  2. 情緒調節:提供一個安全的「模擬空間」,讓我們消化日間的壓力與情緒

什麼時候需要注意夢境?

白天的思緒與擔憂往往會延續到夢中,但惡夢可能是心理健康的警訊。當夢境變得反覆出現、帶來極大痛苦,甚至干擾睡眠與日常生活時,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研究顯示,這類惡夢可能與精神疾病(如焦慮、憂鬱症)及自殺風險相關。

如何理解那些「怪夢」?

那些看似荒謬、不合邏輯的夢境,其實是大腦用隱喻的方式在表達情緒或問題。話雖如此,並不存在一本通用的「解夢字典」!夢中意象(如飛行、被追趕)的真正意義,取決於我們的生活經歷、近期困擾以及核心情感模式。

希望大家今晚發個好夢!🛌💤


Reference:Reiser, M. F. (2001). The dream in contemporary psychiatr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8(3), 351–359. https://doi.org/10.1176/appi.ajp.158.3.351Faccini, J., & Del-Monte, J. (2024). Bad dreams, nightmares, and psychopathology: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5, Article 1461495.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4.1461495Skancke, J. F., Holsen, I., & Schredl, M. (2014). Continuity between waking life and dream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for dream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eam Research, 7(1), 39–53. https://doi.org/10.11588/ijodr.2014.1.12184


 
 
Logo without bg.png

心大心細 
Big Heart Small Hear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