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有冇得醫?🌱藥物篇🌱



經常都會收到有關於ADHD治療的疑問「究竟ADHD有冇得醫?」、「有冇藥食?」、「幾時先要食藥?」等。這一回,我們就分享一下ADHD 的治療選擇。


ADHD有冇得醫?

談及ADHD的治療方案,必須先提到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 Multimodal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Study (簡稱MTA Study)。這項研究將接近600 名 7 至 9 歲患有ADHD的兒童隨機分配接受四種不同的ADHD治療模式,再觀察兒童對治療的反應以及ADHD的症狀控制。


研究中的四種ADHD治療模式分別是:

1. 藥物治療

2. 行為治療

3. 藥物治療 + 行為治療

4. 常規社區護理(對照組)


研究結果發現:結合行為治療和藥物是對治療ADHD有最佳的效果。


ADHD的藥物治療

先講藥物治療,ADHD的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中樞神經刺激劑」以及「非刺激劑」,當中亦有不同藥效時間的藥物種類可以選擇,包括短效、中效以及長效藥物。藥物的選擇可以根據ADHD患者的日常需要、可服藥的時間、反應等去決定。舉例:一個患有ADHD的小學生需要上全日課,不能夠在校服藥但需要藥效維持到下午放學時間,家長則可考慮使用中長效的藥物,服藥時間較簡單,穩定性亦較好。


ADHD 藥物的原理

ADHD藥物主要是透過調節腦裡的傳導物,尤其是「多巴胺」(英文:Dopamine),改善ADHD患者的專注力以及過度活躍症狀。除了藥物的效果,大家必定都會關注藥物所附帶的副作用。確實,服用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出現副作用,而ADHD藥物有機會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失眠、食慾下降、腸胃不適、煩躁不安等。一般來說,副作用都是輕微和短暫的,通常會隨時間減少,所以大部分人都能夠適應和接受。


究竟什麼時候才需要考慮藥物治療?

一個家長常會問的問題「究竟什麼時候才需要考慮藥物治療?」,一般我們會建議家長:如果小朋友有明顯的ADHD症狀和明確的診斷,而症狀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如出現學習困難、行為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等,都建議積極考慮治療。

下一回我們會繼續分享ADHD的行爲訓練。


bottom of page